一、生產工藝改革
1、改革工藝條件,采用低毒或無毒原料,代替高毒或有毒原料。如用重芳烴代替二甲苯,用氧化鐵紅、鐵黃代替紅丹、黃丹生產防銹漆等。
2、努力開發無毒無害的新型涂料,是涂料發展的方向,也是防止職業中毒的根本措施。如開發水性涂料為代表的無毒無害涂料。
3、嚴格操作,避免人為失誤而造成毒物的泄漏事故和亂排現象,減少毒物對環境的污染和對人員的危害。
二、設備改造
1、逐步改造和更換敞開式、不安全、污染重的陳舊設備,如用密閉砂磨機替代三輥機;用密閉式過濾器替代板框壓濾機等,努力實現密閉化作業,減少毒物危害。
2、對噪聲、振動較大的鼓風機、空壓機、球磨機,砂磨機、沖床等設備,可采取吸聲、隔聲、減振、使用防噪用品或建立隔離操作間等防噪減振措施,降低噪聲、振動的危害。
3、建立設備定期檢修和維護保養制度,加強設備的檢查和維護,防止設備的跑、冒、滴、漏現象,確保設備安全完好、正常運行。
三、通風凈化
1、從事粉塵作業的崗位,如配料、軋片、樹脂投料等,必須設置通風防塵裝置,保持完好有效,降低生產性粉塵對人體的危害。
2、對敞開式或密閉不良的崗位及設備,如硝基稀料及成品包裝,溶劑和漆漿貯槽、調缸等采取強制性的抽、排風裝置,降低作業場所的易燃,有毒氣體濃度,確保操作者的安全和健康。
3、涂料生產中其他生產現場,也應加強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以降低毒物濃度和防暑降溫。
四、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切實加強有毒有害物質的貯存、運輸、使用、領取的管理工作。防止毒物的泄漏、擴散和遺失。
2、認真執行“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三同時”規定,即勞動安全衛生及塵毒治理措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
3、加強生產場所塵毒作業點的定期監測及管理工作,隨時掌握有毒物質濃度變化,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促進安全文明生產。
4、“三級安全教育”制度,利用“毒物周知卡”等有效形式廣泛對操作者進行安全衛生,塵毒危害及預防的教育,提高廣大職工的安全,健康意識和自我防護素質。
五、防護措施
1、個人防護是保障操作者安全、健康的重要措施。因此,操作者在生產過程中必須堅持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使用好防護服、防護口罩、防護手套和防塵器具等,自覺養成勤洗手,工作后洗澡,不在生產場所進食、吸煙、喝水等良好的衛生習慣,以防誤食毒物,造成中毒。
2、入容器、設備內作業時,除應嚴格辦理有關審批手續外,必須正確使用防毒設施,防止人員中毒。
3、從事有毒有害作業的職工,定期組織體檢,對查出患有職業危害疾病的職工組織療養和治療,不適于從事有毒有害作業人員應及時調離或調換工作。
4、入廠的員工除應進行職業衛生教育外,還應組織進行健康檢查,建立健全健康檢查和職業病檔案,加強職業病監護工作。
上一篇:對眼部有化學性傷害的常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