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安監局于今年2月13日至4月13日組織各市、縣(市、區)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一次勞保防護用品專項執法檢查活動,該項活動組織周密,行動迅速,全省勞保防護用品監管執法工作取得圓滿成效。
一、基本情況
多年來,山東省安監局一直高度重視勞保防護用品監管工作,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靠上抓,勞保防護用品監管工作從生產、經營、檢驗、使用等各環節都有明確的標準和規定。這次為期兩個月的專項執法檢查活動,在省安監局領導的高度重視下,經過全省各級安監部門的共同努力,各企業積極配合和支持,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全省共檢查企業15966家次(其中使用企業15592家,生產經營企業374家),發現問題9885項,下達限期整改指令書9011份,對43家使用企業依法進行了處罰。
從使用企業行業看,檢查非煤礦山企業1398家次,化工企業3500家次,冶金企業301家次,電力企業162家次,制造加工業企業4609家次,其他行業企業5622家次。從生產經營企業行業看,檢查特種勞保防護用品生產企業100家次,特種勞保防護用品經營企業165家次,一般勞保防護用品生產企業109家次。從使用企業發現的問題看,從業人員不正確佩戴使用勞保防護用品的問題為2833個,占使用企業問題總數的比例為29.2%;未建立健全勞保防護用品管理制度的問題為2644個,占27.3%;不按規定配發勞保防護用品的問題為2223個,占22.9%;勞保防護用品管理混亂的問題為952個,占9.8%;配發超過使用期限勞保用品的、配發特種勞保用品無安全標志的、不配發勞保防護用品的、以貨幣或其他物品替代勞保防護用品的問題數量分別為645個、571個、91個、28個,分別占6.7%、5.9%、0.9%、0.3%。從生產經營企業發現的問題看,未到省安監局進行備案的或備案證書已超過有效期的問題為103個,占生產經營企業問題總數的比例為55.4%;現場安全條件不符合要求的、未取得特種勞保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或安全標志已超過有效期的、生產經營假冒偽劣勞保防護用品的問題數量分別為68個、13個、2個,占36.6%、7%、1.1%。
二、主要特點
(一)高度重視,充分準備。山東省安監局對本次專項執法檢查活動高度重視,在活動開展前做了大量準備工作。一是下發專題通知。制作了專項檢查表,明確檢查重點、檢查范圍或檢查注意事項。二是舉辦專題視頻講座?;顒娱_展前,通過安排視頻講座,對全省各級執法隊伍進行了一次勞保防護用品監管及執法檢查的專題培訓。通過視頻講座,既提高了執法人員業務知識水平,又對活動開展做了充分的動員部署。三是搜集有關法律法規、安全標準和生產經營企業備案基本信息,提供給各級執法隊伍,確保檢查有的放矢。各市高度重視本項工作,接到活動通知后,能夠迅速召開會議,細化工作任務,制定活動方案,迅速開展起專項檢查活動。青島市安監局成立了以王為局長為組長的安全生產執法監察領導小組,實行全員執法監察模式,并結合網格化監管有針對性地制定了全市勞保防護用品專項執法活動方案,迅速開展起檢查活動。泰安市安全生產監察支隊采取自學、輔導、考試方式,消化、領會了《勞保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1號令、《山東省勞保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辦法》和強制性地方標準《山東省勞保防護用品配備標準》(DB37/1922-2011)有關規定,全面掌握了各種特種勞保防護用品的品種、規格、式樣及防護性能,執法人員真正成為了“執法明白人”。棗莊、德州、菏澤等市成立了以分管領導為組長的專項檢查領導小組,制定了詳細的活動方案,為活動取得實效提供了組織保障。
(二)突出重點,嚴格執法。各市根據省安監局通知要求,緊密結合本地實際,突出“兩個重點”(即以化工、冶金、電力、制造加工業等重點行業,以安全帽、安全帶、防護面具、防塵口罩、防毒面具、防沖擊眼護具、特種工作服、安全鞋(靴)等特種勞保防護用品作為檢查重點),深入基層、深入企業、深入現場,查閱企業制度文件、臺賬檔案,現場檢查勞保防護用品安全標識、佩戴使用情況。對發現的問題或安全隱患,嚴格按照規定下達執法文書,督促企業整改落實,切實維護好職工安全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線。青島市針對重點監管單位使用外協隊伍勞保防護用品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無安全標識、超期使用和使用部分假冒偽劣產品的問題,結合此項活動對其中的163家外協隊伍進行了專項檢查,對2家配備假冒偽劣勞保防護用品和施工現場不使用個人防護用品的單位進行了處罰,起到了較好的警戒效果,促進了企業勞保防護用品各項制度有效落實。淄博市三級執法機構按照“全面監察、重點突出、各負其責”的原則,將專項檢查與日常檢查、執法監察相結合,統一行動,整體推進。對企業存在勞保護品方面的違法行為和安全隱患,全部按照執法程序處理,嚴格要求企業整改,達到立案標準的全部立案處理。東營市按照“分級負責、屬地監管”的原則,市支隊負責對中央、省屬和市管企業進行重點執法檢查,各縣區分別負責對本轄區內企業和除市支隊檢查以外企業的執法檢查。檢查時嚴格對照檢查表,逐項進行了檢查。
(三)強化宣傳,注重服務。各市堅持執法與服務相結合,通過檢查進一步宣傳貫徹了勞保防護用品方面的法規和標準以及規范性文件的有關規定,進一步提高了企業對配備勞保防護用品重要性的認識,規范了企業勞保防護用品配備標準,健全了勞保防護用品各項管理制度,推進了使用企業勞保防護用品配備標準到安監部門備案進程。棗莊市在執法檢查過程中,廣泛宣傳勞保防護用品監管方面的法律法規和使用常識,讓企業自覺依法規范安全生產行為,并現場糾正從業人員不規范使用勞保防護用品行為。泰安市認真開展了送法進企業活動,執法檢查活動期間,將《勞保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勞保防護用品選用規則》、《山東省勞保防護用品配備標準》、《關于認真貫徹執行〈山東省勞保防護用品配備標準〉(DB37/1922-2011)的通知》等法規、標準和規范性文件送給企業,向企業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認真講解配備勞保防護用品的有關規定和重要意義。
三、存在問題
隨著勞保防護用品方面的法律法規、標準的不斷完善和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大部分企業都在勞保防護用品投入、配備、管理、使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保障安全生產做出了一定貢獻。但由于企業對勞保防護用品重視程度不夠、從業人員存在“怕麻煩”心理、政府監管不夠到位等原因,使得勞保防護用品的管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勞保防護用品管理制度、配備標準不健全。一是有的企業勞保防護用品各項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現在未建立健全勞保防護用品專項經費管理制度和勞保防護用品采購、驗收、保管、發放、使用、更換、報廢等管理制度。部分企業勞保防護用品經費落實不足,發放數量不夠。二是勞保防護用品配備標準不健全。有些企業一直延用十多年前本企業勞動防護配備標準,對目前一些新標準不熟悉、不了解,有的直接不按任何標準配備勞保用品,部分企業不知道《山東省勞保防護用品配備標準》。
(二)企業在勞保防護用品購買、使用管理上不規范。有的企業在采購勞保防護用品時,沒有要求勞保防護用品生產廠家提供資質和產品質量檢驗合格報告;有的企業購買無安全標志的特種勞保防護用品,這些勞保用品主要集中在防靜電服、阻燃工作服、電焊工面罩、防護眼鏡、絕緣鞋、防靜電鞋等方面;有的企業沒有建立勞保用品使用臺賬記錄,發放勞保用品具有隨意性,勞保防護用品管理混亂;有的企業沒有專門的勞保防護用品放置倉庫,多種防護用品混放在一起,沒有分類擺放,保管比較混亂。
(三)職工勞保防護用品安全培訓不到位。從檢查情況看,部分企業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缺乏對職工正確佩戴和使用勞保用品的指導,很多從業人員不正確佩戴使用勞保防護用品。這類問題較多的是化工企業、制造加工企業和職業危害嚴重的中小民營企業。如有的企業職工以普通紗布口罩代替防毒口罩;有的企業職工在生產現場不按規定正確佩戴安全帽、安全帶或存在使用不合格的勞保防護用品現象。
(四)部分生產經營單位未按規定進行備案。仍有部分勞保防護用品生產經營企業未按照規定到山東省安監局進行備案(登錄“山東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勞保防護用品備案系統”按要求辦理);少數勞保防護用品生產企業生產的特種勞保用品安全標志不齊全,出廠的特種勞保用品存在缺少安全標志情況;部分經營勞保防護用品業戶隨意擴大經營范圍,擅自經營特種勞保防護用品,且經營的特種勞保防護用品進貨渠道不正規,存在特種勞保防護用品無安全標志現象。
(五)勞保防護用品市場監督管理不嚴格。多年來,由于監管部門之間的職能交叉和脫節,沒有一個部門真正能管到位,出現監管空檔。致使一些無資質生產、經營單位長期存在,加之使用單位受利益驅動,購買、配備給從業人員不符合標準要求的勞保防護用品,甚至是“三無”產品。
四、今后工作方向
勞保防護用品是保護從業人員在生產過程中人身健康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是確保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屏障。因此,抓好勞保防護用品安全管理工作,是企業安全生產基礎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針對檢查發現問題,今后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形成勞保防護用品執法檢查的長效機制。這次專項執法檢查,是一次對勞保防護用品的系統性檢查,雖然查出來一些問題,但這項工作只是階段性工作,勞保防護用品執法檢查需要長期不懈的持續進行。因此,各級執法隊伍要將勞保防護用品列入日常執法檢查的一項必查內容,督促、指導企業加強對勞保防護用品的采購、驗收、發放、使用、管理、報廢等各個環節的安全管理,督促企業加強對從業人員正確使用勞保防護用品的培訓教育。在執法檢查中,既要查制度、臺賬,也要查管理、培訓,還要查現場、實物,切實把這項基礎性工作抓牢、抓實。
(二)嚴把勞動防護用備案關。根據有關規定,特種勞保防護用品生產經營企業、一般勞保防護用品生產企業和外省來魯勞動防護經營企業應到省安監局進行備案,對符合條件的予以備案,允許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勞保防護用品使用企業應按規定將配備標準到安監部門進行備案。因此,要嚴格檢查生產經營企業條件,從源頭上把好關,確保已備案的企業合法生產經營,凈化市場秩序。
(三)切實抓好檢查發現問題的整改督查工作。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要按期組織進行復查,督促生產經營單位盡快整改到位。對已經整改完畢的問題,要結合下一步的執法檢查,開展 “回頭看”活動,對重復發生同一問題或整改不到位的生產經營單位,要堅決依法給予嚴厲的行政處罰。
上一篇:固定式氣體檢測儀的使用方法